kaiyun前沿健康科技成果助推临床能力提升、尖端共享平台赋能产业发展kaiyun、信息技术推动中医药转型升级……近年来,浙江省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呈现强劲动能和蓬勃活力。不断探索、尝试,鼓励医学科学家带着成果下海创业,让更多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浙江省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密码。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青年干部,以“数智技术赋能医学科技创新”为主题,赴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温州市开展“根在基层”调研活动,探寻浙江省的医学科技创新实践之路、生态培育之路。
通过脑机接口,高位截瘫患者可以凭借意念控制机械臂书写汉字;抑郁症患者通过植入电极芯片刺激相关靶点kaiyun,进而干预疾病进展;对于癫痫患者来说,脑机接口可以在症状出现前加以识别并预警,从而及时干预避免癫痫发作。在浙江大学的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潘纲向调研组介绍了研究团队的特色技术。
该实验室汇聚了浙江大学的多个优势学科。100多位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交叉团队,聚焦脑与机的交互、融合、模拟、增强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重点突破脑机神经基础、脑机信息读写、脑机智能建模、脑机融合增强等关键理论与核心技术。
近年来,浙江大学依托多学科优势,积极布局前沿技术研究。2020年7月,浙江大学牵头成立良渚实验室(系统医学与精准诊治浙江省实验室),目标是建成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创新桥头堡。良渚实验室聚焦“重大神经精神疾病”“遗传与系统性疾病”“血液与免疫疾病”“再生医学与衰老干预”四大研究领域,集聚科技创新和临床优势,融合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揭示疾病机制,创新诊治技术。
“创新人才机制是良渚实验室的重要议题。让科学家做创业家,让研究成果能实实在在落地。”良渚实验室副主任夏宏光介绍。
浙江大学还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合作共建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重点打造未来食品、未来健康、未来设计等一批高水平、国际化、跨学科的未来实验室。该中心的未来健康实验室主任范骁辉教授介绍,实验室将在中医药与新兴技术融合、核酸健康、系统免疫、健康大数据等领域kaiyun,通过前瞻性布局和产学研深度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生命大健康学科发展和产业升级。目前,研究团队已成功创建首套无人化中药组分分析及智能筛选平台。
由嘉兴市建设的新型科研机构——南湖实验室,同样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推动科技成果协同转化。该实验室由6位院士领衔入驻,建有生命健康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多个科研平台,探索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进前沿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的必不可少的支撑,建设先进的公共服务科研平台是提高科研效率的重要工作之一。西湖大学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设立显微成像、质谱与代谢、流式细胞、冷冻电镜等一系列子平台,为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发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以显微成像平台的单分子荧光光镊技术为例,这个超高分辨率的荧光显微镜能够让研究者看到单个的分子。以基因组学为平台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可检测到浓度低至一个拷贝的病毒量,因此,可以准确识别出一些稀有的突变。”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要让自动化技术为科研工作者减负,我们正在努力建成跨学科合作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西湖大学校长助理、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裴端卿介绍,该平台不仅可以为科研、教学工作提供高效、定制化的技术服务,而且可以提供单一实验室所不能负担或无法实现的解决方案,辅助科研人员挑战生命科学领域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
开放共享开辟了科技创新的新赛道。温州市建设瓯江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省开放提供大容量的生物样本库、药械转化平台等科研服务。瓯江实验室(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浙江省实验室)副主任耿武军介绍,实验室围绕组织器官再生与重塑、眼疾病与视觉功能康复、脑疾病与认知功能康复、再生医学材料、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等主攻方向开展研究,着力突破重大科学问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势。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调研组现场参观了应用数智技术打造的集科研、教学、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该科学院整合医学科研中心、药学科研中心、动物实验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资源,采用“公共平台﹢学科实验室”的空间布局模式,为科研全过程提供技术服务。
该科学院研发的“数智科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实验室“人、机、料、法、环”的全要素信息管理,强化实验室安全,优化业务运行流程,并提升了综合研判分析能力。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介绍,通过数智技术的应用,中医药科学院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业务流程协同、数据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效,实现实验室环境的实时监控与预警,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升物料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浙江省中医院,调研组看到了“中医处方一件事”数字化改革的成效。“中医处方一件事”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的一项改革新举措。改革聚焦处方标准化,制定了全省统一的中医门诊处方格式,实现处方信息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同时,中药饮片和颗粒剂的数字编码规则建立,为中药的标准化和可追溯性提供了基础。
此外,浙江还建立“放心云煎药”平台,实现中药服务的数字化全链条追溯,提供中药代煎一站式服务,提升了公众使用中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浙派名医堂”等平台通过线上服务,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咨询等一站式中医药服务,智能匹配名中医资源,累计访问次数已超过100万次。
“温州医科大学是一所颇具特色的地方高校,我们坚持聚焦优势学科,集中资源和精力推进成果转化kaiyun,服务国家重大需求kaiyun,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坤介绍,该校依托药学领域的科研优势,全力推进中国“基因药谷”产业化基地建设,借助自身获批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两个高能级平台,系统地为细胞生长因子药物上游研发及中下游产业化提供支持,努力打通产学研医全流程。
李校坤团队在世界上率先攻克生长因子成药难题,成功开发3个国家1类新药,用于战创伤、烧烫伤和糖尿病足等难愈性溃疡的治疗,临床受益患者超8000万人。近日,该团队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践表明,通过互相协同推进、共同研发以及技术转化和孵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李校坤说。
在眼健康领域,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是全国知名的优势学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眼健康科研领域和医学临床研究方面颇具优势。近年来,该院以“中国眼谷”建设为抓手,推进研发和技术转化。“在近视防控方面,我们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也带动相关企业开展普查设备系统和近视防控药物镜片等产品的研发。在老龄眼健康方面,我们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确定了老年人眼健康筛查的关键参数,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基层眼病早发现和早治疗。学校重视研究团队的研发成果,引进转化工作首席顾问,挖掘专利潜力。自2019年以来,学校已获得181项发明专利授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党委书记张建介绍。
2018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海南省琼海市设立海南(博鳌)国际眼视光眼科医院,凭借博鳌乐城医疗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开展以真实世界数据为支持的产品注册。截至2023年12月,有5项器械、1项药品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成功在中国注册上市。
近年来,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29亿元;获批上市的创新药(1类)、改良型新药(2类)、创新医疗器械达到26个,总数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浙江共15家企业上榜,上榜数首次居全国第一,呈现出较好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目前,浙江生物医药行业涵盖上游基础研究、中游生物医药制造及下游应用消费,形成企业聚集高地。当地注重创新研发,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6.7%。与此同时,浙江不断优化“一核两带”的产业空间布局:依托杭州市打造全省医药产业研发制造的创新策源核;沿湖州、杭州、绍兴、金华、台州等地布局制药产业创新赋能带,沿嘉兴、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地布局医疗器械创新赋能带。
前沿健康科技成果助推临床能力提升、尖端共享平台赋能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推动中医药转型升级……近年来,浙江省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呈现强劲动能和蓬勃活力。不断探索、尝试,鼓励医学科学家带着成果下海创业,让更多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浙江省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密码。
公司名称: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手 机: 13821543268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hwxznkj.com
地 址: 昆山市玉山镇城北玉城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