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浙江医学》的 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 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方欣云,刘含怡,孟小虎,叶子秋,解旭品,王林君,黄昌拼,徐东,刘永昌,龙建云
Notch1干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血清miR-199、miR-21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流产再发生的预测价值分析
基于18F-FDGPET/CT影像组学分析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方欣云,刘含怡,孟小虎,叶子秋,解旭品,王林君,黄昌拼,徐东,刘永昌,龙建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有超过2亿人受其影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在内的多种危险因素影响疾病发展,根据患者致病的不同危险因素衍生出相应的内科治疗方法。当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应积极进行外科血运重建治疗。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腔内血运重建方式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为大众接受。同时,针对不同解剖位置的病变,腔内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内外科主流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2024Vol.46(10):1009-1016
Notch1干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缺口受体-1(Notch1)干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SPF级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扰组,每组6只。制备COPD大鼠模型。造模前1天干扰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mLNotch1干扰腺病毒(3×109pfu/mL),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测定半定量评分;测定肺血管壁厚度;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使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测定肺组织ROS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肺组织Notch1、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扰组大鼠肺组织半定量评分显著下降(P<0.01),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降低(均P<0.01),Tunel染色阳性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中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Notch1和Caspase-3蛋白表达灰度值均显著降低(均P<0.01),Bcl-2蛋白表达灰度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Notch1干扰可减少COPD大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下调ROS水平,下调Notch1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及上调Bcl-2蛋白表达。
2024Vol.46(10):1017-1021
血清miR-199、miR-21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流产再发生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miRNA-199、miR-21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流产再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诊治的RSA患者95例,根据是否再发生流产分为再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血清miR-199、miR-21水平。随访观察95例RSA患者孕28周流产再发生率。比较再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miR-199、miR-21水平;分析RSA患者流产再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miR-199、miR-21对RSA患者流产再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95例RSA患者均无失访,其中孕28周流产再发生24例,发生率为25.26%(24/95),71例未发生。再发生组年龄≥35岁、自然流产次数≥4次患者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孕酮水平及超声多模态评分均低于未发生组(均P<0.05)。再发生组血清miR-199、miR-21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自然流产次数≥4次(OR=2.984)及血清miR-199(OR=4.141)、miR-21(OR=4.926)水平升高是RSA患者流产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超声多模态评分(OR=0.206)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199、miR-21水平预测RSA患者流产再发生的AUC分别为0.779、0.80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7、2.95;两者联合预测AUC为0.907,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RSA患者血清miR-199、miR-21均呈高表达,与流产再发生密切相关,两者联合预测流产再发生的价值较高,有助于指导临床做进一步决策与治疗。
2024Vol.46(10):1022-1026
目的观察伴有胃肠道症状的腹膜透析患者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至9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并伴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降血压、调脂、降糖,以及纠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基础上联合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6个月。通过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观察对胃肠道症状的疗效。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粪便样本,采用16S核糖体DNA(16SrDNA)技术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物种组成差异。结果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便秘80.6%,消化不良72.7%,腹痛82.6%,腹泻92.3%,反流72.7%,总体有效率为85.0%。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反流症群GSRS评分与特定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丰度上均存在一定相关性(均P<0.05)。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及Beta多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物种差异LEfSe分析提示肠道菌群在治疗前后共有2个门、3个纲、3个目kaiyun、1个科、1个属、1个种的显著差异物种。细菌表型预测提示治疗后肠道菌群中好氧表型、耐应激性表型增加,厌氧表型下降。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能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和肠道菌群失调。
2024Vol.46(10):1027-1033
目的探讨含约瑟芬结构域的蛋白1(JOSD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对HCC细胞增殖、克隆、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公共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分析JOSD1在H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肝癌根治术的4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分析两种组织中的JOSD1蛋白表达差异;选择人HCC细胞株(Huh7),转染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并设立JOSD1敲低组(siJOSD1组)和阴性对照组(siNC组);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敲低JOSD1对Huh7细胞增殖、克隆、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敲低JOSD1对Huh7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公共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CC组织中JOS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进一步临床样本验证发现,HCC组织JOS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siNC组相比,siJOSD1组Huh7细胞的增殖、克隆、迁移能力均下降(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5)。结论HCC中JOSD1表达上调kaiyun,敲低JOSD1可显著降低HCC细胞的增殖、克隆、迁移能力,可能通过上调E-cadherin,下调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2024Vol.46(10):1034-1038
基于18F-FDGPET/CT影像组学分析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CT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的价值,分析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宁波明州医院行18F-FDGPET/CT检查并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NSCLC患者324例(男186例,女138例,年龄36~85岁),其中OLM阴性258例,阳性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226例)与验证集(98例)。使用LIFEx7.4.3软件提取病灶PET/CT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构建3种机器学习模型:逻辑回归(LR)模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随机森林(RF)模型kaiyun。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种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各种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从PET/CT图像提取出250个影像组学特征,经LASSO算法最终筛选出8个组学特征,包括4个PET特征[直方图(HISTO)_均匀性(Uniformity)、灰度共生矩阵(GL-CM)_差熵(DE)、灰度游程长度矩阵(GLRLM)_短行程低灰度强调(SRLGLE)、灰度区域大小矩阵(GLSZM)_小区域低灰度强调(SZLGLE)],4个CT特征[形态(MORPH)_质量中心偏移(CMS)、HISTO_四分位离散系数(QCD)、HISTO_最大直方图梯度(MHG)、GLSZM_大区域强调(LZE)]。在构建的3种机器学习模型中,以SVM模型预测效能最优,其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46、0.849;LR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696、0.711;RF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43、0.568,存在明显的过拟合现象。DCA分析显示,SVM模型及LR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净获益与临床价值。结论基于18F-FDGPET/CT影像组学分析可有效预测NSCLC患者是否存在OLM,SVM模型预测性能最佳,可辅助临床决策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024Vol.46(10):1039-1046
目的比较4种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大脑中动脉闭塞远端血管侧支循环评分(Miteff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循环评分(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循环评分(Tan评分),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AIS-LVO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2位医师的Miteff评分、Mass评分、Tan评分、rLMC评分结果,探究4种评分的评估者间信度;以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侧支循环分级系统——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美国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分级结果为参考,探究该4种评分对侧支循环的评估效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通过ROC曲线评估不同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4种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的评估者间信度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Kappa=0.810、0.797、0.745、0.733,均P<0.05),评估效度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rs=0.687、0.534、0.481、0.423,均P<0.05)。入院血糖(OR=0.438,95%CI:0.196~0.975)、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OR=0.837,95%CI:0.699~1.002)是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Miteff评分(OR=0.055,95%CI:0.007~0.461)、Maas评分(OR=0.047,95%CI:0.006~0.391)、Tan评分(OR=0.122,95%CI:0.020~0.721)、rLMC评分(OR=0.080,95%CI:0.014~0.460)评估的良好侧支循环均是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种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AUC=0.812、0.773、0.720、0.705,均P<0.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5、2.5、1.5、2.5分。结论rLMC评分对比其余3种评分(Miteff评分、Mass评分、Tan评分)评估者间信度最高、对侧支循环的评估效度最高以及对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入院血糖较高或入院NIHSS评分较高的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较差。
2024Vol.46(10):1047-1055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浙江省杭州地区20~40岁妇女血清6种雄激素亚型并进行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3家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杭州地区健康育龄体检女性380人为受试者,年龄20~40岁,采用LC-MS/MS法测定其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二氢睾酮(DHT)、雄烯二酮(A4)、脱氢表雄酮(DHEA)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采用百分位数法(P2.5~P97.5)建立分布区间并分层分析差异,同时分析这6种雄激素亚型与代谢参数的关系。结果总受试人群的TT、FT、DHT、A4、DHEA和DHEAS的分布区间分别为81.77~477.21、1.00~4.05、50.00~157.28、550.33~2172.06、1675.51~12054.90pg/mL和0.92~4.05μg/mL,其中TT、FT和DHT分布区间P97.5明显低于梅奥诊所实验室的;20~30岁组和31~40岁组的血清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T、DHEA、DHEAS在卵泡早中期、卵泡晚期和黄体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T、FT、A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正常BMI健康育龄妇女的6种血清雄激素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杭州地区育龄女性血清雄激素水平与国外人群有较大差异,需建立本地参考值以供临床参考。
2024Vol.46(10):1056-1062
目的探讨患者因素对胸部低剂量CT(LDCT)过扫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30日至12月3日在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LDCT检查的患者467例,评估患者年龄、性别、BMI对肺尖过扫描、肺底过扫描长度的影响。结果存在肺尖过扫描319例(68.3%),优化扫描仅148例(31.7%);存在肺底过扫描239例(51.1%),优化扫描228例(49.9%)。男性患者肺尖过扫描明显多于女性患者(P<0.001)。BMI≥24kg/m2患者肺尖过扫描明显增多(P<0.01)。其余肺尖和肺底过扫描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部低剂量超解剖范围过扫描是常见的,熟悉患者因素(年龄、性别和体型)及影响程度对个体减少辐射剂量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4Vol.46(10):1063-1066,1073
目的比较两种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方式(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和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对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并行机械血栓清除治疗的急性下肢缺血患者98例,其中采用机械血栓切除术38例(Rotarex组),机械血栓抽吸术60例(Angiojet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技术成功率等临床疗效指标、并发症情况等安全性评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缺血原因、缺血程度、发病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tarex组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00%,Angiojet组为98.33%。Rotarex组血栓清除后残存狭窄[(46.18±12.97)%比(54.25±14.67)%]、支架置入率(47.37%比73.33%)、踝肱指数改善值[(0.67±0.10)比(0.63±0.11)]、术后住院天数[5(3,6)d比7(5.5,8.5)d]均优于Angiojet组(均P<0.05)。两组患者缺血症状改善情况、30d内截肢率、30d内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Angiojet组患者术后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RP升高(均P<0.05),而Hb下降(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Fib、D-二聚体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和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这两种方式对急性下肢缺血均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但Rotarex系统相对更具疗效优势,血栓清除效率更佳,且对内环境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
2024Vol.46(10):1067-1073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TNBC患者79例(TNBC组),另择同期本院乳腺良性疾病(包括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患者40例为对照(对照组)。留取TNBC组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对照组患者乳腺活检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标本GLUT-1mRNA表达情况。收集TNBC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12月,其中随访1年时出现死亡、肿瘤复发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恶病质)等定义为预后不良。比较TNBC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与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TNBC组患者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TNBC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TNB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不同GLUT-1mRNA表达水平TNBC患者生存情况。结果TNBC组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均P<0.05),而TNBC组癌旁组织与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肿瘤直径≥5cm、Ki-67指数≥70%、有神经脉管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期的TNBC组患者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直径<5cm、Ki-67指数<70%、无神经脉管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均P<0.05)。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预测TNBC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845、0.812、0.842,最佳截断值为0.83,有较高的预测效能(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UT-1mRNA表达水平≥0.83是TNB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0.83的TNBC患者生存期低于<0.83的患者[(27.9±4.6)个月比(36.5±5.8)个月,P<0.05]。结论TNBC患者肿瘤组织GLUT-1表达上调,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或可作为TNBC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2024Vol.46(10):1074-1078,1082
目的分析痛风患者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并探讨其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治疗的痛风患者120例,为痛风组。另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2名为对照组。两组均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A72-4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酸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A72-4、尿酸水平;分析痛风组患者血清CA72-4水平与尿酸的相关性及发生痛风的危险因素。结果痛风组患者血清CA72-4、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76±1.39)U/mL比(1.21±0.37)U/mL、(748.29±75.41)μmol/L比(321.20±34.5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痛风组患者血清CA72-4水平与尿酸呈正相关(r=0.57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CA72-4、尿酸、ESR和hs-CRP水平均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痛风患者血清CA72-4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血清CA72-4水平或可作为痛风患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2024Vol.46(10):1079-1082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中血管定量参数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7例(恶性肿块86个),所有肿块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根据组织学分级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比较3组患者年龄、常规超声检查所见、3D-PDUS指标。常规超声检查所见包括淋巴结转移、肿块内部钙化、肿块Adler血流分级;3D-PDUS指标包括肿块体积、血管参数[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VI、FI、VFI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准确度。结果Ⅲ级组VI、FI、VFI高于Ⅱ级组,Ⅱ级组高于Ⅰ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FI为乳腺癌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VI、FI、VFI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准确度均较高(AUC=0.888、0.891、0.894,均P<0.001)。结论3D-PDUS显示的VI、FI、VFI是瘤内血管化重要定量指标,可为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提供可靠的影像学预测信息。
2024Vol.46(10):1083-1086
目的分析大气污染与耳鼻咽喉急性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至2018年杭州市主城区4家大型三级综合性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急性疾病(包括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急性鼻-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的门急诊量,并获取同时期该地区大气污染及气象参数数据。采用R统计软件建立广义相加模型,研究不同大气污染物浓度对耳鼻咽喉急性疾病门急诊量的影响,根据季节、年龄分层分析研究不同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门急诊量的关系。结果2013至2018年杭州市主城区耳鼻咽喉急性疾病门急诊总量333254人次,日均门急诊量为152人次。颗粒污染物(PM2.5、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在滞后第4天时对耳鼻咽喉急性疾病门急诊量的影响效应最大;气态污染物(SO2、NO2)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分别在滞后第4天、滞后第6天效应最大。单大气污染物模型中: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在就诊的不同年龄亚组中,5~14岁年龄亚组中各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门急诊量的相关性最为明显,PM2.5、PM10、SO2、NO2浓度每升高10μg/m3,其效应排序为:NO2>SO2>PM10>PM2.5,RR值分别1.07(95%CI:1.05~1.09)、1.05(95%CI:1.03~1.07)、1.04(95%CI:1.02~1.05)、1.03(95%CI:1.02~1.05);季节分层分析显示,冷季(11月至4月)中大气污染物对耳鼻咽喉急性疾病门急诊量增加的影响强于暖季(5月至10月)(P<0.05)。在双大气污染物模型中,大气双污染物与耳鼻咽喉急性疾病门急诊量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13至2018年杭州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与人群耳鼻咽喉急性疾病门急诊量增加相关,且具有滞后效应。耳鼻咽喉急性疾病的发病冷季效应强于暖季,5~14岁儿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这对制定耳鼻咽喉急性疾病的防治策略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4Vol.46(10):1087-1092
目的分析胆囊癌(GB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接受根治性手术GBC患者的列线图预测预后,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GBC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5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GB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借助R软件的rms软件包构建基于危险因素的可视化列线图kaiyun。以构建的列线图评分中位数为界分为预后高风险患者(评分≥157.32)和低风险患者(评分<157.32),绘制生存曲线并比较两者术后生存率。结果153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4.0个月,OS3.0~60.0个月,术后1、3、5年的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56.6%、26.5%、17.2%。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HR=2.44,95%CI:1.074~5.571)kaiyun、神经浸润(HR=1.80,95%CI:1.134~2.863)、脉管浸润(HR=3.18,95%CI:1.917~5.264)、T分期(HR=10.40,95%CI:4.483~24.302)、切缘(HR=1.97,95%CI:1.102~3.554)、糖类抗原19-9(CA19-9)(HR=2.12,95%CI:1.174~3.844)是GB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绘制的预测GB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列线年生存率与患者实际生存率匹配较好。153例GBC患者的列线分。生存分析显示,预后高风险患者(118例)的1、3、5年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患者(35例)(27%比93%、13%比75%、9%比69%,均P<0.05)。结论病理分级、神经浸润、脉管浸润、T分期、切缘、CA19-9是GB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预测患者预后,可识别预后不良高风险患者,助于临床决策。
2024Vol.46(10):1093-1097
目的分析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状腺癌(TL-LGNPPA)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TL-LGNPP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病理学特征等资料。结果4例TL-LGNPPA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19~43岁;有2例以鼻塞症状为主,其余2例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4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术后肿瘤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见肿瘤组织主要由状和腺管状结构构成,肿瘤细胞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CK)7、CK19、上皮膜抗原呈阳性表达,CK5/6、甲状腺球蛋白均不表达。患者随访63~80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TL-LGNPPA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肿瘤,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明确诊断需结合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完整手术切除后有良好的临床结果。
2024Vol.46(10):1098-1099,1107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遗传性多系统疾病,多数患者因皮肤异常表现就诊,突变基因包括TSC1和TSC2。本文报道2022年3月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例罕见的因发现胰腺占位入院诊治的TSC,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TSC的认识。
2024Vol.46(10):1100-1101,1111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发病率逐年递增。目前的研究观点认为IBD的发生是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以及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间复杂作用的结果。家族史是IBD最强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IBD遗传因素和家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2024Vol.46(10):1102-1107
儿童中耳胆脂瘤可致患儿听力下降、迷路炎、周围性面瘫,甚至发生颅内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如未能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患儿的听功能与社交能力。儿童中耳胆脂瘤较成人中耳胆脂瘤生长速度更快、侵袭性更强,故其治疗更为复杂。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其治疗目前仍较为困难,因此必须始终重视患儿手术治疗与术后随访。近年来,耳显微镜手术、耳内镜手术、药物辅助治疗、影像学检查技术不断提高,为儿童中耳胆脂瘤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有助于耳科医师能够更好地治疗此类疾病。本文就近年来儿童中耳胆脂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4Vol.46(10):1108-1111
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现象,由于其病情复杂、多变,体内往往存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等病理生理改变,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极易引起胰腺损伤。特异性指标胰腺型淀粉酶、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受损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清晰表明了危重症继发性胰腺损伤的存在,且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危重症患者组与淀粉酶正常组相比,往往存在更明显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及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因此,虽然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危重症患者胰腺影像学改变较小,在排除胰腺外组织产生淀粉酶过多或排出过少的情况下,危重症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胰腺损伤,这种继发性损伤多为功能性亚临床损伤,胰腺实质形态学改变较小。本文就危重症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的原因、危重症病理生理状态对胰腺的影响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危重症患者胰腺损伤的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该类患者提供参考。
2024Vol.46(10):1112-1115,1120
MiR-92a-3p是一种在正常生理发育和多种疾病病理过程中均具有一定作用的miRNA。大量研究证实,外泌体中富含多种miRNAs,除了作为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诊断疾病外,还可以促进多种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参与调控疾病的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加速疾病进展。本文就外泌体来源的miR-92a-3p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价值作一综述。
2024Vol.46(10):1116-1120
更多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1版)》发布:《浙江医学》影响力指数进一步提升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 地址: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10楼 邮政编码:310003
公司名称: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手 机: 13821543268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hwxznkj.com
地 址: 昆山市玉山镇城北玉城南路